赛博风讲堂

    ——“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

欢迎访问

赛博风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赛博风讲堂 > 正文

任晓明教授做客赛博风讲堂(第9期)暨景德论坛:“机器人及人工物的伦理问题”

2017年12月16日 15:27 吴天恒 点击:[]

2017年12月11日上午,赛博风讲堂第9期暨景德论坛·名家讲座如期举行,报告人是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南开大学哲学院任晓明教授。任教授为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暨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师生作了“机器(人)及人工物的伦理问题”的报告,会议由所长李伦教授主持。

任教授将报告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在第一部分,他从物伦理学研究的新动向——机器人伦理学开始谈起,对机器人伦理学研究从产生到热潮的背景和过程都做了介绍,对当前国际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在第二部分,他论述物的伦理地位问题,纵观当前哲学研究的背景,“物转向”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他指出,在技术伦理学研究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物”的伦理性;就机器(人)获得道德地位的必要特征、机器(人)在“道德层级”中的重新定位、“机器(人)伦理对传统伦理学的拓展”、“机器(人)对人本主义的超越”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在第三部分,讲的是机器人和人工物的伦理设计问题,包括人体安全的伦理设计、安全关键系统的调节机制设计、工程师的道德设计、安全文化和高可靠性组织的设计四个方面。从而创建一个能够按照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律令行动的机器人。最后,任教授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从经典伦理学到非经典伦理学的转变。这一正是重新审视“物”在伦理学中地位的结果,是对以往经典伦理学进行“多元化、动态化、开放性”的改造。

通过以上的内容阐释,任老师总结了一些创新性的启示:一是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物”道德主体模式;二是在“物伦理学”转向背景下,诸多对立关系必将走向融合;三是从机器(人)伦理学的视角探讨“物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最后,任老师总结了“物伦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技术人工物伦理问题”的研究将引领人们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对技术人工物本身不断反思;另一方面,“物伦理学”的研究必将推动人们沿着内在主义进路开展诸如“机器(人)伦理学”等应用伦理学的深入研究。

任晓明教授报告引发了在座师生们的热烈的提问和积极的讨论,任教授以此做出回答,与大家交换看法。任教授具有前瞻性和丰富内容的报告不仅开拓了在场师生的学术视野,也深化了大家对机器伦理相关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最后,报告在热烈、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任教授谦逊儒雅的风度与渊博的知识给在座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上一条:文贤庆副教授主讲赛博风讲堂第10期:“人工智能与道德决策” 下一条:刘大为博士主讲赛博风讲堂第8期:“哥德尔定理:对卢卡斯-彭罗斯论证的新辨析”

关闭